【壮丽70年•讲好江苏市场监管故事】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发布日期:2019-10-25 15:03 浏览次数: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在市场经济中释放的活力日益增强。多年来,江苏省市场监管部门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目标,聚焦与企业成长密切关联的环节,在探索中不断改进并创新市场监管模式,努力为企业营造“进得来、留得下、有发展”的营商环境。

创新引领:一辆婴儿车的逆袭

 提起孕婴童行业的品牌企业“好孩子”,相信半数以上的中国家庭都不陌生。很多人的父母一辈小时候都用过它的产品,到了自己孩子这一辈也在用它的产品。这是“好孩子”创始人宋郑还30年前无法想象的。



 时间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江南大地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宋郑还所在的昆山陆家中学跟随大潮开办了一家校办工厂,将目光投向国内空白的婴儿车行业。由宋郑还制作的一辆集推车、摇椅、学步车、躺椅四功能于一体的婴儿车震惊了业界。

 1989年,在原苏州市工商局的指导帮助下,“好孩子”以产品商标和公司名字同时注册。从此,“好孩子”开始如新生婴儿般,日渐茁壮地成长起来。



 把品牌做到全世界消费者认可甚至追捧,是所有企业家们的奋斗目标。今天的“好孩子”已经做到了。“‘好孩子’的成功离不开市场监管部门的倾力服务和帮助。”好孩子集团高级副总裁竺云龙介绍,“好孩子”以生态型发展为理念,以技术创新为保证,以中国质量奖评比为契机,创新性地构建了“好孩子极致质量保障模式”。



 据悉,“好孩子”至今已累计创造出各类国内外专利近万项,超过行业内第二到第六名的总和,获得红点奖26个(至尊奖3个)、iF奖2个(金奖1个)以及亚太质量奖、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江苏省质量奖、全国质量奖等各类卓越经营奖8个;主持或参与制、修订中欧美日行业标准186项,并成立ISO儿童乘用车标准委员会秘书处,参与全球行业国际化标准的制定。

转型“帮手”:“做产品”到“立标准”华丽升级

 “我们的1克羊毛可以织出500米的纱。”阳光集团首席质量官、技术中心主任曹秀明表示,对企业来说,市场在变,但始终不变的是不断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如今,阳光集团以平均每天50个新产品的研发能力始终保持行业领先,首创众多国际领先技术。目前,公司已申报各类专利1990件,累计授权专利已达1027件。



 阳光集团参与标准化工作较早,自1997年以来就积极参与毛纺行业内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先后参与《绵羊毛》《精梳毛织品》等多项标准的制修订。在海外市场拓展进入一定程度后,阳光集团深刻意识到游戏规则的重要性,将抢占标准制高点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在省、市市场监管部门的大力推动下,2007年,ISO/TC38秘书处正式落户阳光集团,使其成为全国第一家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秘书处的企业。阳光集团充分发挥标准的市场主导作用,培育标准话语权,至今已主导及参与起草10项纺织品国际标准,共发表标准技术规范90个,从而站在更高层面参与国际竞争。



“30多年的风雨路程,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多元、从粗放型经营到集约化经营转变的过程。”曹秀明深有感触地说。在市场监管部门的陪伴下,阳光集团发展壮大的信心持续增强,走上了转型升级的康庄大道,打造出中国纺织行业唯一的“中国世界名牌”。

保护传承:助力老字号品牌维权

 每一座城市,都会有最能代表自己城市特性的名优产品。醋,则是镇江这座城市的“灵魂”。恒顺,镇江香醋的代表企业,170多年来,集镇江香醋制作之大成,将一个传统酱醋小作坊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谷物酿造食醋生产企业。



“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傍名牌’‘仿名牌’之风蔓延,恒顺首当其冲成为受害者。”恒顺集团总经理聂旭东称,在原镇江市工商局的帮助和支持下,恒顺成立打假办公室,打击假冒产品,净化市场,保护企业权益。1994年2月,恒顺首宗安徽侵犯“金山”牌商标专用权一案胜诉。


 

1999年,恒顺集团委托镇江市商标事务所进行恒顺商标全类注册,在42个大类的500余个类似群上申请恒顺注册商标。当年12月份,恒顺商标(醋)被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镇江唯一一件中国驰名商标。紧接着,镇江香醋又在欧盟成功注册,戴上了“国际护身符”,这是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寻求国际合作的一次有益实践,也是我国食品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欧盟注册为PGI(受保护的地理标志)的成功范例。

 2015年,在市场监管部门的协调和争取下,镇江市人大成立了镇江香醋保护立法起草小组,经省人大批准,颁布实施《镇江香醋保护条例》,对镇江香醋从工艺、商标等方面给予立法保护。

如今,恒顺完成了规模化、品牌化、资本化和现代化的四次飞跃,成为中国当下最大醋企,领跑世界醋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