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1400022-0/2019-00118 分        类 重点工作  
发文日期 2019-07-22
标        题 省市场监管局2019年上半年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文        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省市场监管局2019年上半年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19-07-22 16:00 浏览次数:


 

一、上半年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一)商事制度改革方面。一是企业登记“不见面审批”实现全覆盖。全省新设公司“不见面审批”比例达到96.59%,其中一次都不见面的“不见面审批”比例达到35.57%。大力推广企业开办“全链通”平台,将市场监管、公安、银行、税务等四个涉企事项办理部门的业务流程整合到“一网”,实现开办企业全流程网上办理。完成“全链通”对接“长三角一体化一网通办”平台,支持上海、浙江、安徽用户通过“全链通”平台在江苏设立企业,进一步助推了长三角一体化政务服务发展。二是“开办企业三个工作日内完成”改革目标顺利实现。牵头会同公安、税务、社保部门以及人行南京分行、相关商业银行,进一步精简工作流程、办事环节。目前我省开办企业平均用时已压缩到2.39天,其中企业登记0.50天,银行开户0.82天,办理涉税事项0.57天,刻制公章0.50天,大大低于国务院关于企业开办8.5天完成的工作目标。三是“证照分离”改革全面推开。在省内45个国家级开发区、园区试点“证照分离”的基础上,采取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四种方式,对首批106个事项实行了“证照分离”改革。上半年全省共办理涉及“证照分离”改革的设立、变更登记143.17万件,惠及市场主体76.35万户。四是企业注销便利化改革顺利推进。对从事过经营活动、债权债务需要清算的企业,减材料、减手续、减成本。对于未开业、无债权债务和债权债务已处理完毕的企业,无需提供清算报告。今年上半年,江苏全省注销企业116276户,同比大幅增长62.6 %,其中选择简易注销程序完成市场退出的企业达42781户,占同期企业注销总数的59.8%。

(二)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一是加快构建新型监管机制。认真贯彻国务院、市场监管总局有关文件精神,制定下发了《关于贯彻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方案》,按照“坚持全面覆盖、坚持规范透明、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协同推进”的总体要求,加快构建新型监管机制。二是科学制定抽查计划。以打通、融通、贯通监管事项为重点,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省市场监管局2019年度双随机抽查计划》,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涵盖26类72项,要求对同一企业涉及的多个检查事项逐一检查,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三是严防检查过多和执法扰民。全省按照总数不低于5%的比例抽取113561户检查对象并下发各地实施检查,切实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预,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四是着力推进信用信息归集。指导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积极应用江苏省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归集企业信用信息,对应用平台成效不明显的地区开展专项督导,有效改善了全省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应用不平衡的问题。截至6月30日,全省使用平台查阅或下载企业信息的部门数达3409个,平台交换市场主体注册登记信息2168.7万条,其中涉企行政许可信息67.2 条,行政处罚信息12.4万条。五是强化信用信息公示。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市场主体注册登记、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抽查检查、黑名单等执法监管信息,进一步强化社会监督,引导经营者诚信自律,实现“阳光监管”。六是有效推进信用约束。深入推进《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暂行办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暂行办法》等信用约束机制的落实,截至6月30日,全省实施法定代表人及相关负责人黑名单管理16.8万人,实施无照经营黑名单管理41户,实施企业申请人或登记委托代理人黑名单312个,实施预付款消费逃逸黑名单管理140件,实施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3.03万户。七是加强失信联合惩戒工作。加强部门协同,继续深化严重违法失信企业、重大税收违法、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被执行人、食品药品生产等领域的黑名单互联共享、失信联合惩戒和部门联动响应机制。部门通过江苏省市场监管平台共享企业失信信息,开展跨部门跨地域跨层级失信联合惩戒工作。截至6月30日,平台归集需要实施当事人市场准入和任职资格限制的自然人信息11878条,企业黑名单信息687条,涵盖税收监管、企业欠薪监管、司法强制执行等领域严重违法失信企业信息。是探索包容审慎监管机制。在全国率先出台市场主体信用修复制度,帮助45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组织调研制订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免予处罚规定,梳理出12大类43项免予处罚的轻微违法行为,即将审定实施。

(三)品牌和标准化建设方面。一是筹建江苏省质量发展委员会。提请省政府成立江苏省质量发展委员会,由吴政隆省长担任主任,马秋林副省长担任常务副主任,成员涵盖26个部门,统筹我省质量强省工作。二是开展江苏省质量奖评审和国家质量奖培育工作。完成全省48家组织和8位个人2018年江苏省质量奖初审工作,待省政府同意后予以公布。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和传统优势产业,区分层次建立培育中国质量奖梯队。三是做好真抓实干明显地方激励工作。徐州市获批全国2018年度真抓实干明显地方。参与我省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相关配套激励措施的制定工作。  四是建立“江苏精品”品牌认证制度。制定《打造“江苏精品”工作实施方案》,开展“江苏精品”品牌认证工作,培育江苏高端品牌;编制《“江苏精品”评价通则》,牵头完成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打造“江苏精品”品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代拟稿)的起草工作;研究筛选“江苏精品”培育企业名单,为实施“江苏精品”品牌认证打下基础。五是协同推进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组织制定并印发《江苏省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第二阶段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确定66项第二阶段重点任务和责任单位,推动各项重点工作有效落实。召开江苏省政府与国家标准委省部合作第二次联席会议,为深化标准化工作部省合作、深入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六是加快推进基层标准化改革。指导泰州市加快建设“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如皋市建设全国首个“基层标准化改革创新先行区”,法尔胜泓昇集团建设我省第一家“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京海禽业集团和省农科院建设国家农业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七是加快建设新型标准体系。推动主导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150项。新立项省地方标准193项,不断提高工业和服务业地方标准占比。激发市场自主制定标准活力,鼓励有条件的协会、学会、商会、联合会、产业技术联盟等组织发布实施团体标准,上半年累计新发布团体标准42项。规范发展企业标准,全面实施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上半年在全国统一平台上新增自我声明公开企业标准18968项、累计117961项,总数居全国前列。八是实施“标准化+”现代服务。上半年与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共同推进服务业领域标准化工作,联合组织各地各单位申报省级服务地方标准和试点项目,新立项《社区“家门口”服务工作规范》《高校毕业生精准招聘服务规范》等服务业地方标准39项,新发布实施《“不见面审批”服务规范》《农村产权交易服务通则》等一批政府关心、社会关注的地方标准,下达2019年度首批省级服务业与社会事业标准化试点20项,推动服务业相关标准实施,促进全省服务业提质增效。

(四)知识产权方面。一是重点任务稳步落实。1-5月,知识产权创造主要指标继续保持全国前列,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8.05件。指导申请驰名商标保护13件。新立项11家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常州、南京保护中心正式运行,苏州保护中心完成办公场地建设。指导苏州、南京面向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智能制造建设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二是知识产权领域重大风险防范化解稳步开展。研究制定知识产权领域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实施方案和工作预案,编制发布65个典型案例,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参考。三是各类计划项目稳步推进。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科技改革30条”,实施普惠制专利资助政策,突出对获得授权的高质量发明专利资助,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四是国家重大试点项目或载体活动有突破。省专利信息服务中心和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成功获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继苏州、南京后,指导无锡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试点城市。五是知识产权保护力量和手段有突破。配合省政府成立省知识产权和商标战略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印发《2019年江苏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工作计划》。落实国务院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关要求,牵头召开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新闻发布会和协同保护座谈会,签署《长三角地区共同优化知识产权营商环境合作意向书》。六是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产业培育有突破。重点围绕省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大力培育高价值专利和高知名度商标品牌。组织对全部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进行专利分析,并适时公布相关数据信息,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新遴选11家单位组建省级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围绕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进行布局;遴选10个地理标志商标,开展地理标志特色产业培育;推荐10个地理标志拟纳入中欧地理标志合作协定清单,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与省发改委、新华日报社联合举办“我最喜爱的江苏商标品牌”公益调查,宣传推介江苏商标品牌。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企行动计划,继续开展企业知识产权贯标,引导70家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新增150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1-5月,全省企业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占总量的76.21%、79.77%,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1-4月,全省专利转让5897件,居全国第二位。

(五)食品安全方面。一是在全省部署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大排查、大检查、大督查”专项行动。动员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全面排查,堵塞漏洞,一着不让抓好食品监管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底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全省食品安全“大排查、大检查、大督查”专项行动从1月21日开始贯穿全年。针对药品监管排查梳理出的四个方面、13个重大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靶向监管。截至目前,共排查重点企业(单位)39家,并跟踪整改落实情况,确保监管闭环。二是联合开展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商务、文化旅游、卫健委、广电、中医药、药品、网信等12部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并与食品药品安全“大排查、大检查、大督查”专项行动结合起来,对“保健”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形成高压严打态势;加强保健品生产、经营环节监管,加大监督抽检力度,确保保健品生产经营者严格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三是制定贯彻落实食品安全2035战略的实施纲要。邀请专家教授对《江苏食品安全2035战略实施纲要》研究讨论,明确江苏食品安全战略实施纲要编写思路和大纲。四是制定年度食品抽检工作任务。完成第一批次食品安全专项抽检工作,制定下发《2019年江苏省食品安全抽检工作计划》,2019年全省食品安全抽检计划涵盖31大类食品、157个食品品种、258个食品细类。针对两节期间食品消费特点,将粮食加工品、食用油等作为重点抽检对象,开展第一批次专项抽检工作。开展网络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评价性抽检。五是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部署春季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加强猪肉等动物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将猪肉等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列为年度工作重点,配合农业农村部门开展非洲猪瘟防控及外埠入苏生猪产品防疫工作;做好网络餐饮监测子系统建设,加强对第三方平台的线上监测,目前餐饮监管子系统初步建模。六是加强响水“3·21”爆炸事故处置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事故发生后,我局高度重视,朱勤虎局长强调要加强督查指导,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效防范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并第一时间派出督查组,仔细了解盐城市和响水县食品安全工作总体情况,对部分接待酒店及周边学校食堂进行了现场检查,要求盐城市局、响水县局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对存在的薄弱环节要及时整改完善,切实保障食品安全。

(六)药品安全方面。是建立重点监管与“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相结合的监管模式。组织对全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生产企业等开展排查摸底,建立完善监管档案,实施分类分级监管。二是加强高风险产品的检查力度。上半年共检查疫苗、中药注射剂、部分特殊药品生产经营、无菌植入性医疗器械、婴儿和儿童护肤品等高风险产品企业120余家,发现缺陷260余项。召开全省“4+7”集采中标品种及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企业生产管理工作会议,与18家企业现场签署《药品生产质量安全承诺书》;对4家“4+7”中标企业开展现场检查,发现并督促企业整改缺陷27项。三是强化监督抽检和不良反应监测。上半年完成药品国抽任务1063批次,暂列全国第一,药品省抽抽样8782批次,发布药品质量公告2期;完成医疗器械国抽任务312批,发布医疗器械质量公告1期;完成化妆品国抽抽样467批次,检验208批次,完成化妆品省抽抽样299批次。四是加强舆情监测与应急管理。根据事权调整,研究制定《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重大风险应急处突工作预案》和《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舆情信息监测处置程序》,为科学处置突发事件提供制度保障。保持对重点敏感舆情的跟踪监测与研判,监测各类药品舆情信息200余条。五是持续加强疫苗专项监管。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改革和完善疫苗管理体制的意见》,牵头代拟江苏实施意见。每季度对2家疫苗生产企业实施全覆盖现场检查,召开疫苗生产监管风险会商会,组织检查疫苗配送、使用单位2116家。通过疫苗生产监管信息平台和省局药品批发企业远程监管平台,对疫苗生产和配送企业生产、检验、进出库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六是扎实推进专项整治。开展全省中药饮片质量集中治理,组织检查饮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12146家,约谈企业63家,立案60起。组织执业药师“挂证”行为整治,开展化妆品“线上净网线下清源”工作,组织对网售染发、祛斑美白、婴幼儿护肤品等重点产品实施专项抽检。七是狠抓案件查办工作。组织起草《江苏省药品监管局案件查办工作指导办法》,保持机构改革期间案件查办高压态势。上半年全省共查处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行政违法案件1119件,吊销许可证6件,移送司法机关查办涉嫌犯罪案件54件。八是推动信用体系建设。起草《江苏省药品安全黑名单管理办法》、《江苏省执业药师信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失信企业和人员惩戒。协助开发长三角区域食品药品安全信用公众服务平台,实现“一市三省”信用动态、诚实守信者名单、严重失信者名单、行政处罚公示等信息的互通共享。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商事制度重点改革方面。一是全面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按照企业登记部门为主牵头的原则,尽快确定“证照分离”改革牵头部门,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严格落实改革要求,充分发挥省市场监管信息平台的支撑作用。二是进一步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深入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简化流程优化服务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各地增设“企业开办服务专区”,提供“企业开办”一站式受理窗口功能,完善开办企业“一表填报”,实现一次登录、全网通办,巩固“3550”改革成果。三是推进名称登记管理改革。争取年内取消名称预先核准环节,登记机关在企业登记时对名称与其他登记事项一并审查。四是进一步推进市场主体注销便利化。牵头相关部门打造企业注销网上服务专区,争取年内实现各有关部门注销业务“信息共享、同步指引”,实现企业注销“一网”服务。

(二)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一是推进信用归集和信用公示工作。推进省级部门涉企信用信息数据与江苏省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实现自动传输;完成省局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双公示”工作,改造政务网站,完善相关制度;指导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牵头组织机构改革后平台使用机构名称的调整工作;对全省依托平台归集涉企信息成效不明显的部门和地区加强调研督导。完善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拓展功能、加强宣传,为信用监管提供基础。二是继续推进信用约束工作。探索统筹市场监管各领域“黑名单”制度;加强部门协同,继续深化失信信息互联共享、失信联合惩戒和部门联动响应机制。三是做好省局“互联网+监管”协调推进工作。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方案的通知》有关要求,持续与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务办做好对接,协调推进省局“互联网+监管”工作。四是优化完善“双随机”工作平台。针对各部门制定任务、建立两库、随机摇号、实施检查、结果公示等个性化需求,对“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平台不断进行升级完善。加快推进各级“两库”建设,形成全省统一的市场监管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五是督查指导基层“双随机”工作。及时跟踪指导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双随机”抽查开展情况,组织“双随机”抽查和软件使用培训,并对全省各地年度“双随机”抽查检查情况进行督查,确保本年度的“双随机”抽查任务圆满完成。六是组织开展热点领域定向“双随机”抽查。针对群众关注度高的热点领域和突出问题,比如类金融行业,相应开展定向抽查。七是持续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工作。积极发挥牵头作用,提请省政府尽快下发我省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实施办法以及我省“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做好实施办法的贯彻和联席会议的具体工作。并组织省级市场监管领域相关部门开展部门联合双随机检查,推动建立省级层面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常态化机制。八是出台全省市场监管领域部门抽查事项清单。在前期梳理省政府各部门抽查事项清单的基础上,结合机构改革后的职能变化和国务院“互联网+”监管任务要求,梳理全省市场监管领域部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事项清单。

(三)品牌和标准化建设方面。一是加强统筹推进。充分发挥省质量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牵头部门的作用,紧密结合全省重点产业培育、创新平台打造、品牌战略实施等全局性工作,协同质量发展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共同推进品牌建设。二是着力打造“江苏精品”。遵循市场规律,培育发展权威、公正的认证机构,成立第三方认证联盟,开展“江苏精品”自愿性认证,培育一批具有江苏特色的“江苏精品”品牌企业。三是强化质量管理。加大质量奖培育力度,引导优势企业创建国家、省质量奖,树立质量管理标杆。总结推广阳光集团、扬子江药业集团、好孩子集团、上上电缆集团等具有江苏地域特征、行业特色、企业特点的质量管理模式,开展获奖企业经验宣讲与交流,不断推广先进管理方法,更好地发挥示范效应。四是开展品牌研究。研究建立江苏品牌战略研究机构,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学术单位合作,深入开展品牌战略分析、品牌价值评价、用户满意度调查等研究活动。跟踪国内外品牌发展的前沿动态,借鉴国际品牌经营的成功经验,开展品牌对比研究,找出我省品牌产品生产企业在核心技术、产品质量、经营策略和管理水平上的差距,及时提出对策建议,为推进品牌战略提供坚实有力的理论支撑。五是加大品牌宣传。充分发挥舆论媒体作用,深入报道开展品牌创建、提升质量工作的创新举措、重大成就、先进典型,推介江苏质量品牌、塑造江苏质量形象。组织品牌企业参加产品展销、贸易洽谈、招商引资等活动,帮助品牌企业巩固拓展市场,不断提高江苏品牌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和知名度,形成全社会重视品牌、爱护品牌、发展品牌的浓厚氛围。六是推进省政府与国家标准委部省合作工作落实到位。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重点任务和第三阶段工作部署,推进落实我省与国家标准委省部三年合作第二阶段重点工作任务,深入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七是加大标准化综合改革和创新力度。总结第一阶段88项试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对照试点工作总体方案,借鉴兄弟省市经验,研究制定第二阶段重点任务。八是加快构建“江苏精品”标准体系。围绕重点培育的13个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以及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中的江苏优势产业,开展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实施一批具有标杆意义的地方标准,加快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彰显产业特色的“江苏精品”标准体系。九是推进各类标准化项目实施和平台建设。对标重点任务时序进度,加快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社会事业标准制修订和标准化试点项目的检查考核,促进各类在建试点示范项目、标准制修订项目近期完成。充分发挥现有国际和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秘书处以及标准化国际协作平台作用,组织有条件的单位申请承担国际和全国秘书处。组织参加第83届IEC大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制修订活动。

(四)知识产权方面。一是加大专项行动推进力度。加强与市场监管执法联动,发挥综合监管、综合执法优势,集中力量查办一批大要案件,公开曝光一批典型案例,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二是加强业务指导。编印《江苏省专利商标行政执法规程》《专利商标行政执法实务》,加大对市县执法人员培训,规范各地专利商标执法工作加强专利商标执法协作机制建设,推进与法院、公安、海关等部门的执法会商、横向协作、联动监管等工作机制。三是发挥保护载体作用。指导各设区市知识产权局做好维权援助中心的人员编制调整、职能划转、业务融合等工作,支持南通等地申报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维权援助中心作用,着力构建举报投诉、维权援助、仲裁调解、司法裁判、行政执法相互支持、协作衔接的多元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四是提升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能力。认真组织实施各类知识产权计划项目,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大对企业的政策宣传、教育培训、服务指导力度,切实提升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和能力,引导和支持企业培育高价值专利和高知名度商标。五是强化专利奖示范引领。认真组织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奖江苏参评项目的推荐、跟踪辅导工作,加大对获奖项目的表彰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正面激励作用。六是加强服务机构监管。以《专利代理条例》实施为契机,深入开展蓝天行动,对专利代理行业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集中整治,推动从业行为网上公开,引导知识产权服务业规范化发展。

(五)食品安全方面。一是持续深入推进食品药品安全“大排查、大检查、大督查”专项行动。阶段性总结梳理前期排查出的各类苗头问题和安全隐患,分类处置、综合施策,狠抓整改落实。二是推动有关重要文件的出台实施。结合编写《江苏食品安全2035战略实施纲要》工作,积极推动我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等文件尽快出台。三是狠抓企业自身食品安全监管主体责任落实。继续鼓励风险高的大型食品企业率先建立和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乳制品生产企业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要达到30%,企业原辅料管控率达到100%,企业生产乳制品自检自控率达到100%,建立实施 HACCP体系的企业达到50%。肉制品生产企业实行原料供应商审核的企业达100%,企业生产肉制品自检自控率达100%。监管部门依法对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组织抽查考核,对企业抽查考核覆盖面达80%。继续推进企业自查制度,自查覆盖面达到90%,其中婴幼儿辅助食品等重点生产企业自查覆盖面必须达到100%。四是开展小作坊综合治理。指导各地对食品小作坊摸排建档,继续做好登记管理工作。指导各地依据《江苏省食品小作坊日常监督检查表》,强化对食品小作坊的日常监督检查。五是推动电子追溯系统建设。继续推动重点食品品种生产企业加入电子追溯系统建设,加强全程追溯的示范推广,逐步实现企业信息化追溯体系与政府部门监管平台、重要产品追溯管理平台对接,接受政府监督,互通互享信息。六是强化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全年校园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率控制在全省学校(含幼儿园)食堂数量的万分之二以内;全省学校(含幼托机构)食堂量化分级管理良好以上比例100%、优秀率65%以上;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实施率85%以上。

(六)药品安全方面。是突出监管重点。深入推进药品安全“大排查、大检查、大督查”专项行动,继续加强疫苗、中药注射剂、芬太尼类药品、特殊用途化妆品等高风险产品监管。持续跟踪检查发现的问题,确保企业切实整改到位。二是加大对抽检不合格产品处置力度。重点加强对国家局本级抽检不合格样品、同一企业多批次抽检不合格样品、无理由多次提出异议企业、长时间未结案样品等处置情况的督查督办。三是强力推进专项整治。深化中药饮片质量、执业药师“挂证”、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治理、化妆品“线上净网线下清源”等专项整治,解决药品安全领域突出问题。四是狠抓大案要案查处。加强对交办案件的跟踪督导,协同有关部门加强案件侦办,对流向外地的涉案产品及时协查通报。强化稽查人员培训,牵头案件查办,打造专业、高效的稽查队伍。五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为企业进入市场提供便利。有序扩大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试点,支持民营企业开办药品批发和零售连锁企业。六是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深化医疗器械监管创新研究,助推医疗产业发展。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开展相关专题培训。按照国家局部署,做好品种处方工艺登记工作。七是加快推进改革重点任务。深入实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探索建立基于持有人制度下的监管机制。加强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的检查,督促企业持续合规生产。颁布《江苏省医疗机构制剂规程》,做好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的备案管理工作。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