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民生幸福的底线,是经济发展的底气。从田间地头的农产品安全,到餐桌之上的食品药品保障,再到生产生活中的工业产品与特种设备防护,江苏始终将安全守护视作“品质江苏”建设的核心支柱,以制度为基、以创新为翼、以监管为盾,全方位织密安全防护网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合规基石。
强化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提升药品安全性有效性、探索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全链条治理、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通过安全守护行动,江苏全面提升质量发展水平,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制度为基,用“硬规矩”保驾护航农产品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更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起点。唯有以清晰、完善的标准体系为支撑,才能从源头守住安全底线。为此,历时3年修订,今年1月份,省农业农村厅向省政府提交《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报审稿后,经省司法厅、省人大法工委牵头组织开展调研、专家论证等,广泛听取农户、企业、监管人员等多方意见,让法规修订既贴合江苏农业生产实际,又紧跟时代监管需求。
此次修订的《条例》草案,突出“全流程监督、全链条管控”的核心思路,针对农产品收储运环节监管薄弱点、部门协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将分散的监管举措整合为系统的制度规范,用法治“硬规矩”为农产品安全保驾护航。7月28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对该条例进行第一次审议,标志着江苏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即将迎来更具操作性、更有约束力的标准依据,从种植养殖到端上餐桌的每一环,都将有“标”可依、有“规”可循。
创新为翼,织密食品药品安全“防护网络”
当农产品安全的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江苏将安全守护的触角延伸至更广阔的民生领域。
面对网络餐饮快速发展带来的监管新挑战,江苏创新构建“线上监测、线下核查、精准打击、长效治理”全链条监管体系——线上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对网络餐饮平台商家资质等进行实时扫描,及时锁定超范围经营、虚假宣传等违规行为;线下组织执法人员开展靶向核查,对问题商家依法处置,并建立“黑名单”制度强化长效管理。
与此同时,江苏还通过“你点我检”活动拉近与群众的距离,通过2.7万批次抽检,推动消费者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既提升了监管透明度,也增强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
在与人民生命健康相关的药械领域,江苏则以“全生命周期帮扶”破解创新与安全的平衡难题。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推出“一品一专班”服务机制,为创新药械企业提供从早期研发、临床试验到上市注册、上市后研究的“全流程陪伴”,不仅修订帮扶指南、编制服务一本通,更升级咨询服务交互平台,让企业在合规框架内高效推进创新。
通过“面对面”对接服务,省药监局深入15家重点医药园区,解决109家企业255条诉求。在产业创新方面,今年以来,全省累计获批创新药临床申请234个、上市药品169个、创新药15个、第三类医疗器械434个、创新第三类医疗器械10个,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一,实现了药械安全监管与产业创新发展的“双向奔赴”。
监管为盾,守护工业与特种设备“安全底线”
工业产品是经济发展的“筋骨”,特种设备是民生安全的“神经末梢”,二者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产业根基与群众生活。
在工业产品领域,省市场监管局聚焦电动自行车、燃气具等风险较高的产品,开展“全链条整治”:针对电动自行车非法拼装改装问题,上半年部署省级质量监督240批次,检查销售门店2.6万家次、约谈2073家,暗访发现的311项隐患全部现场核查。省市场监管局还联合消防、公安等部门,建立事故溯源倒查机制,让每一起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都能“追根溯源”。
聚焦特种设备,江苏以“标准化联盟”推动电梯监管实现高水平安全、助力电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7月25日,由江苏省特检院主导,60余家企业、高校参与的江苏电梯标准化联盟在苏州吴江成立,联盟坚持“国际一流、国内领先”定位,计划5年内构建“江苏精品”电梯标准与制造体系。
目前,联盟已出台《老旧曳引驱动乘客电梯安全评估规范》省级地方标准。按照标准,全省累计完成1.7万台住宅老旧电梯安全评估,切实提升了老小区居民乘梯安全感。据了解,联盟接下来还将推进标准制修订、举办技术交流、构建产学研协同机制,推动江苏电梯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让“标准”成为特种设备安全的坚实保障。
从法规标准的完善到监管模式的创新,从产业发展的赋能到民生需求的响应,江苏以系统性思维筑牢安全守护屏障。在“品质江苏”建设的征程上,安全不再是“被动防御”的底线,而是“主动引领”的标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安全感”与“合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