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粗皮筋到细皮筋!连云区局为螃蟹“减负”

发布日期:2025-08-28 15:57 浏览次数:

8月20日凌晨2点,连云港市连云区海棠路农贸市场海鲜早市的的海风裹挟着咸鲜气息掠过市场,一筐筐青背白肚的三疣梭子蟹在照明灯下泛着亮光,商贩的讨价还价声、电子秤的“嘀嘀”声此起彼伏……连云港局连云区市场监管局墟沟分局8名执法人员与海棠路市场管理人员组成的联合检查组悄然入场,打响了一场针对梭子蟹捆扎包装的“零点攻坚战”。

标准出台。由连云区局牵头起草的连云港市地方标准《三疣梭子蟹捆扎包装规范》(以下简称《规范》)(DB3207/T2045-2025)正式发布,并于724日开始正式实施。《规范》明确规定,梭子蟹捆扎物(含吸水后重量)占比禁超3%:捆扎物重量不得超过单体梭子蟹总重(含捆扎物)的3%;捆扎物(含吸水后重量)禁超8克:无论蟹只大小,捆扎物总重量绝对上限为8克。

商户点赞。连云区局在市场反馈及消费者投诉中发现,螃蟹销售环节存在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用于捆绑螃蟹的皮筋普遍较粗。粗皮筋不仅增加了螃蟹的实际购买成本,还影响消费者对螃蟹品质的直观判断,引发消费者投诉,对商家的信誉及市场秩序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以前批发采购的螃蟹捆扎绳比较重,消费者买了之后把不满情绪发泄在我们商家身上,投诉我们‘缺斤少两’。现在好了,采购的都是细皮筋捆扎的螃蟹,也不会被投诉了。”正在进行螃蟹批发采购的一商户举起一只捆扎着细皮筋的梭子蟹说。

监管“亮剑”。粗皮筋到细皮筋,看似只是一根皮筋的变化,体现的是市场监管部门对公平交易、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积极作为。

下一步,连云区局将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持续加强对海鲜市场的监管力度,让“细皮筋”成为市场诚信的“标尺”,守护好百姓的“菜篮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