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海安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将网格化管理的“精准触角”与信用监管的“分级赋能”深度融合,推进“网格+信用”触发式监管机制创新,以消费者满意度、获得感为落脚点,按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低风险“非举报不查”,高风险“高频次严查”,努力营造公平竞争、诚信守法的消费环境。
网格速响应,信用强约束,投诉举报有了“快车道”
商圈里消费遇难题?“网格+信用”来撑腰!完善主城区13个网格区建设,每个网格都配了专职网格员,投诉举报电话24小时在线。以第10网格“喜润城”商圈为例,依托信用监管平台,商户投诉处理效率与信用评级直接挂钩,网格员凭借动态数据库的信用档案快速溯源调解,累计处理消费投诉3440件,问题解决率100%。
针对信用良好的商户,网格员主动指导年报填报,100多家首次年报商户顺利完成年报公示;对投诉较多的商户,通过信用预警督促整改,推动消费安全隐患及时消除。商圈里435家商户都加入了放心消费活动,实现了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投诉少了,消费更舒心啦!
网格广覆盖,信用筑防线,涉老会销没了“空子钻”
老年人怕掉消费陷阱?“网格+信用”织密防护网!网格内人人都是“银龄哨兵”,创新“文艺+普法”宣传模式,紧扣“一场会销一场戏”主题,自排自演《爷爷奶奶听我说》快板节目,在社区纳凉晚会生动演绎;组织创作《免费的鸡蛋》宣传短视频,借助新媒体广泛传播;深入公园、医院、老年助餐中心等场所集中宣传,累计发放彩页3万份,推送提示信息75万条,设置宣传展板200块,推动防骗知识入脑入心。
对辖区会销场所建立信用档案,联合多部门定期排查,把有不良信用记录的经营单位列入重点监管名单,让“无信商家”在网格里无处藏身,切实守护好老人的“养老钱”。
网格细排查,信用保安全,食品安全有了“定心丸”
餐桌上的安全咋保障?“网格+信用”把好源头关!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网格员对餐饮单位、食品经营户实行“网格包片、信用打分”,经营资质、卫生状况等信息录入信用数据库。针对信用等级低的单位,执法人员带着清单重点检查,从食材采购到加工储存逐项过筛。依托“网格巡查+信用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整改273处食品安全隐患,对500余家食品经营单位开展安全培训。
更暖心的是“信用+执法”容错机制,同步将省市层面62类首违不罚、减轻从轻处罚事项列入“网格+信用”容错清单,让食品安全与企业诚信一起“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