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校园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经验做法来啦~

发布日期:2025-09-24 17:11 浏览次数:

 推进社会共治是防范和化解校园食品安全风险的重要着力点,需要广泛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多方力量。近年来,全省各地在校园食品安全工作中始终坚持多元共治理念,持续拓展共治途径,取得了积极成效。为促进各地经验交流与互学互鉴,现发布第二批校园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典型案例。

 无锡市滨湖区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四维治理新体系

 无锡市滨湖区成立高校食安共治联盟,构建起“政府-联盟-高校-社会”四维协同治理体系,实现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的转变。

  


一是通过轮值牵头、主题活动等举措,推动成员高校间的深度协作与资源共享。二是以“视频预演+桌面推演”的形式,开展了全市首次高校IV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显著提升成员高校应急响应能力。三是通过校际交叉互查,有效提升各高校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防控水平,构建起更加开放、透明的食品安全共治生态。联盟的成立打通了高校食品安全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形成了政府引导、高校主体、联盟协同、社会参与的良性治理格局,为各地推进校园食品安全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青春“哨点”助力食安共治

徐州市探索校地合作新范式

 徐州医科大学深化与属地监管部门的交流合作,共同构建校园食品安全共治体系。



  一是组建专业队伍。遴选政治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的学生,组建专业食品安全志愿服务队,对通过系统培训且实践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6个社会实践学分。二是排查风险隐患。参与“码上提马上办”、平台值班和食堂考核等工作,协助开展食品安全“你我同查”活动,活动开展以来投诉量下降19%、满意率提升至95%。三是开展宣传引导。通过设立“食安小站”、举办美食节和科普互动等多种形式,累计发放宣传单页2000余份,互动超1000人次,师生食品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四是推进区域共治。依托“彭城七里”文脉街区建设,推动大学生志愿者走出校园,积极参与街区食品安全志愿服务,累计服务2000人次。

 以智作擎、以训助管、以人为本

镇江市多措并举护航校园食品安全

 镇江市市场监管部门从智慧监管、系统培训、接诉即办等方面精准发力,守护校园食品安全。

 


 一是智慧化赋能。上线“智慧食品安全管理数字驾驶舱”,精准控制食品安全关键风险点,着力解决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中的痛点堵点。二是多元化培训。建立镇江市“食品安全公益讲师团”,培训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人员800余人次。持续发挥“文俊工作室”食品安全公众服务功能,发布专栏文章10期,点击量超2万次。三是规范化闭环。推动各学校设立“即诉即办”小屋,及时闭环处置师生反映的食品安全问题。

 目前,全市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共建“小屋”16个,解决食品安全、质量服务等投诉问题9000余个,食品安全科普覆盖约15万人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