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责尽责抓落实③】开展质量创新联合体建设 促进产业链质量联动提升

发布日期:2024-01-15 16:31 浏览次数:

开展质量创新联合体建设 促进产业链质量联动提升

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苏州市局在全国首创开展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质量基础设施、专家智库和行业协会等共同参与的质量创新联合体建设,推动多方资源整合和跨界合作,将质量优势由龙头企业向产业链拓展延伸,合力打造质量协同创新发展生态链。截至目前,全市已在冶金、光电、电梯、医疗器械、航空航天、汽车及零部件、纳米技术应用、服装等12个重点产业领域建成质量创新联合体,在系统总结现有工作基础上出台了质量创新联合体建设指导意见和管理指引。相关实践在第五届中国质量大会上作经验交流,《中国质量报》两次头版头条宣传报道。

以横向产业内联合促进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

质量创新联合体共同加强基础共性技术研究,明确产业质量共性技术布局方向及路径,实施质量技术联合攻关,着力解决产品性能和品质档次“卡脖子”“瓶颈”问题,已形成质量改进成果800余项,企业授权发明专利500余件。比如,苏州市局推动光电产业质量创新联合体制定《苏州市光电产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未来5年在海洋光电缆等重点产品领域的发展规划和发展路径,先后攻克了万公里深海传输、万米深海水压和深海长寿命应用三大海洋通信世界难题,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领域的空白。联合体牵头单位亨通光电成功入围第五届中国质量奖公示名单。

以纵向产业链融合促进上下游质量一致性管控

在质量创新联合体带动下,通过复制推广龙头企业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促进设计、研发、材料、工艺、应用、销售、服务等产业链上下游标准和质量管理衔接,推动上下游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质量协同发展。比如,冶金产业质量创新联合体建成精品冷轧工艺工装件动态管控平台,对20家上下游企业工业线材核心指标进行能力验证比对,引导产业上下游企业统一质量技术指标,形成改进方案13个,2个省级质量攻关项目成功落地,培育了沙钢、永钢等一批链主企业和质量标杆,推动了全产业链质量提升。

以全方位数字化赋能促进产业链质量变革创新

结合质量创新联合体建设,推动全市1400余家具备“智改数转网联”基础的企业率先参与质量管理数字化赋能实践,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质量管理数字化典型场景,实现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与质量管理的融合发展。比如,服装产业质量创新联合体龙头企业波司登,通过应用服装智能质管数字系统平台等措施,将大数据融入企业设计研发、采购制造、仓储物流,零售运营、用户服务等关键环节,联动监测原辅材料、成品和售后服务质量,以质量信息远程共享,实现上下游企业动态管理、及时反馈和持续改善,促进了产业链企业的质量提升和质量管理数字化变革。

以全生命周期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支撑产业优化升级

紧扣服务科技自立自强,全市建成涵盖1个市级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中心、5个产业“质量接力站”、59个“质量赋能站”的“1+5+N”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网络,苏州NQI基地一期工程建成启用,精准赋能产业创新发展。一体推进“新产业标准化领航行动”“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质量赋能伙伴计划”,累计服务企业1.4万余家,解决技术难题2000余个。

下一步,苏州市局将紧紧围绕“四个走在前”“四个新”目标,深入推动质量创新联合体拓展产业领域,广泛深入开展跨产业、跨学科、跨领域合作,促进企业质量和科技创新,为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提供更有力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