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网络上流传一个视频,一名自称果农的女子曝光了所谓的行业内幕:为了让水果吃起来更甜,很多水果都打了甜蜜素。这则爆料视频引起了不小的恐慌,很多网友称不敢吃水果了。
【误区】
(1)果农喷洒甜蜜素。
(2)商贩注射甜蜜素。
(3)水果越来越甜是因为打了甜蜜素。
【专家解析】
甜蜜素是水溶性的,不溶于油脂,在水果表面喷洒甜蜜素很难穿透水果表皮的蜡质层进入水果内部;如果给水果注射甜蜜素,将造成植物细胞壁的破坏,水果会在短时间内腐烂变质,对商家而言有害无利。所以用甜蜜素给水果增甜不可能。现在一些水果吃起来比过去甜,这是通过不断改良品种和科学的种植管理方式提高了水果的品质和口感。网络宣传是变相广告,其最终目的就是让你去购买她的产品。
【延伸阅读】
甜味剂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按其营养价值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按其化学结构和性质分为糖类和非糖类甜味剂。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糖和乳糖等糖类物质, 虽然也是天然甜味剂,但因长期被人食用,且是重要的营养素,通常视为食品原料,不作为食品添加剂。非糖类的甜味剂有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天然甜味剂有甜菊糖、甘草、甘草酸二钠、甘草酸三钾和三钠等。人工合成甜味剂有糖精、糖精钠、甜蜜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阿力甜等。
甜味是甜味剂分子刺激味蕾产生的一种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理过程。甜味的高低称为甜度,是甜味剂的重要指标。甜度不能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定量测定,只能凭借人们的味觉进行感官判断。为比较甜味剂的甜度,一般是选择蔗糖作为标准,其他甜味剂的甜度是与它比较而得出的相对甜度。甜味剂的甜度受浓度、温度和介质影响。浓度越高,甜度越大。温度升高,甜度下降。在40℃以下水溶液中,果糖的甜度高于蔗糖;在柠檬汁中两者的甜度大致相同。
甜蜜素是一种无营养甜味剂,化学名称为环己烷氨基磺酸钠,化学式为C6H12NNaO3S,甜度为蔗糖的30~40倍。人口服环己烷氨基磺酸钠,40%由尿排出,60%由粪便排出,无蓄积现象。甜蜜素作为国际通用的食品添加剂被广泛用于饮料、罐头、糕点等食品中。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了甜蜜素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但对于初级农产品水果来讲,使用甜蜜素属于滥用添加剂的行为,使用的目的是掩盖食品本身的质量缺陷,这是标准不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