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领域行风建设三年攻坚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强化内部管理、规范履职行为、提升服务质量,展现了干部队伍新作风、新状态、新面貌。为在全省市场监管系统进一步筑牢“监管为民”理念,营造“人人重视行风、处处体现行风”的良好氛围,省市场监管局从即日起开展“行风建设大家谈”活动,组织来自行政审批、监管执法、技术服务等领域干部职工畅谈行风认识、诉说行风变化、提出行风建议,以激励全系统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持续深化行风建设,进一步提高监管服务水平,为我省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执法稽查局局长吴金燕:作为市场监管执法人员,我深知行风建设是执法工作的“生命线”,其不仅是规范执法行为、守住廉洁底线的内在要求,更是拉近与经营主体距离、赢得人民群众信任的关键所在。最近,省局推出的“执法+服务”20条措施,将执法工作向前向后延伸,是三年行风建设的成果体现。打破“就案办案”的传统模式,将工作重心向前延伸,变被动查处为主动服务,帮助经营主体提前规避违法风险,让执法更具预见性和服务性。坚持“案结事未了、治理再深化”,构建“查处-整改-修复-提升”的全链条闭环机制,推动执法工作从个案处置向系统治理升级。行风建设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我们要将其融入日常执法的每一个环节,努力让每一次执法都体现公正尺度,每一次服务都传递民生温度,用扎实行动当好市场秩序的“守护者”、企业发展的“服务员”。
省特检院党委书记、院长汪东华:特种设备检验工作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紧密相关。担任省特检院院长以来,我调整院行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并担任组长,制定“巩固提升”年实施方案细化措施,出台院《行风作风建设负面清单(2025年版)》及追责办法,通过内部明察暗访与第三方独立调查开展问题排查整治,全力推动行风建设各项规定要求向检验一线延伸。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特检领域行风建设,将过硬作风嵌入检验全流程,坚决杜绝“人情检、关系检”,全力打造政治过硬、作风优良、技术精湛的特检生力军,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特种设备安全屏障。
行政审批处副处长刘倩:行风建设是深植于市场监管事业肌理的生命线,关系着市场监管部门形象和公信力,牵动着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和获得感,检验着服务型政府建设成效。行政审批是直面企业群众的服务窗口,我们每一次高效便捷的办理、每一个专业规范的答复、每一句温暖贴心的话语,都是在夯实群众对江苏市场监管行风作风和工作效能的信任基石。我将锲而不舍抓好自身作风建设,以更强烈的使命感、更扎实的行动,努力在本职岗位上,为企业群众提供更有温度、更有速度、更有力度的审批服务,为持续深化行风建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信用风险局二级主任科员张阳:市场监管部门一头连着企业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生活。行风问题容易被人民群众感知,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作为省局行风办规范日常监管组的一员,我和同事们一起,牢固树立“监管为民”理念,变被动监管为主动服务;探索推行差异化、非现场监管模式,实现“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行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将争做优良作风的坚定践行者和积极示范者,用更加规范化、精细化的监管,推出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贡献力量!
省纺检院事业发展科窗口工作人员胡馨予:优良行风是检验检测事业的立身之本,也是窗口服务岗位的价值核心,直接关系一个单位的形象与公信力。我将扎根省纺检院一线窗口岗位,始终以“守正、精业、创新、超越”的院训为指引,在每一次样品核对、每一回疑问解答、每一份报告送达中,恪守“客户至上、用心服务、专业高效、解决问题”的服务准则,时刻牢记窗口即形象、合同评审即责任,以日复一日的务实之举,让“小窗口”成为彰显省纺检院行风底色的“大舞台”。